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心智元素

  和孩子进行反思性对话可以培养孩子的心智直观能力。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创造内在世界的基本心智元素,会对亲子之间的对话有所助益。这些元素包括思考、感受、感觉、知觉、记忆、信念、态度和意图。以下大略说明其中一些心智元素。

 理解心智(knowing minds)

  同情心(compassion)和他人共同感受、产生悲悯和仁慈的能力。同情心是指关心他人痛苦难过的情绪,它可能取决于镜像神经元系统,该系统会激发我们的情绪状态来反映他人情绪,让我们感受对方的痛苦。

  同理心(empathy)理解他人内心的经验;对另一个人或对象的感受的意识投射;共鸣性的理解。这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跟想像他人的心智能力有关。同理心取决于心智直观的能力,受大脑右半球和前额区域的控制。

  心智直观(mindsight)“看见”或想像自己或他人心智的能力,使个人能够在思维过程中理解其行为。此思维过程的同义词还有“心智化”、“心智理论”、“读心”和“反映功能”。

  洞察力(insight)观察及辨别的能力,产生认知的前提。洞察力与个人自省能力结合时,可加深自我认知。洞察力本身并不隐含对他人产生同情心或者同理心的能力。

  反思性对话(reflective dialogue)反映内在思考过程的对话。反思性对话集中于思考、感受、感觉、知觉、记忆、信念、态度和意图等过程。

  思考

  思考是我们用各种方式处理信息的过程;通常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我们可能会透过文字或图象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为了和他人更流畅的沟通,我们必须理解文字和图象背后的深意。

  基于文字的思考是由左脑运作模式所创造的。左脑运作模式是一种线性逻辑分析模式,用于理解因果关系。左脑模式会评价是非对错,而且不大容许模棱两可的信息。矛盾信息在这个模式下无法得到妥善处理,而且冲突的观点很快会被过度简化,以便解决问题并找出符合左脑逻辑的解答。非语言信号和社交世界的情境属于大脑右脑管辖范围,在左脑的逻辑思考模式之下经常受到忽略。

  当你回顾自己和孩子的思考过程时,请牢记这些左脑模式的局限,我们内在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许多语言,都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右脑运作模式和左脑模式完全不同,虽然常常受到忽视,但或许正等待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理解。右脑模式的思考表现为一连串非线性、非逻辑的图象和感觉。尽管这些重要历程很难用语言表达,却能够为我们提供信息,让我们了解自己的感受和记忆,并且在生活中创造意义。

  婴幼儿主要受右脑控制,因而需要跟父母进行非语言沟通。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左右半球都会参与运作,但连接左右半球的胼胝体组织仍尚未成熟。这段期间,儿童开始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在经过小学阶段甚至更长远的时间之后,胼胝体会逐渐发育成熟,拥有更高的整合能力。到了青少年时期,大脑会进行重组,以深远的方式改变思考的本质。

  感受

  我们的内在主观经验充满不断起伏的大脑能量和信息。感受(feeling)是我们对内在情绪的自我意识,为我们揭示了大脑内部有意识的感受。当这些初始情绪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大脑会赋予意义。意义和情绪在同一过程中紧密相连。

  有时,我们的初始情绪会发展成不同类别,包括悲伤、愤怒、恐惧、羞耻、惊喜、欢乐和厌恶等。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些复杂的、强烈的、通常还是外露的情绪,并且用文字为它们粘贴标签。然而,过度注重情绪类别及文字标签可能会妨碍我们看见自己或孩子经验背后的深层意涵。

  反思性对话关注心智元素,包括以初始情绪的形式体验到的重要感受。和孩子们讨论他们关心什么、觉得什么是重要的、认为某件事是好是坏或对他们有何意义,并且用语言表达他们可能经验到的各种情绪,都是讨论感受时该重视的层面。

  感觉

  在语言能力尚未发展之前,我们活在感觉的世界,这些感觉形塑了我们内心的主观体验,有时它们尚未成形,也没有定义。事实上,左脑的语言意识优势可能会让我们觉得这些模糊、活跃、流动的内在历程并不重要,也不值得关注。然而近期的研究证明,这些感受是让我们了解哪些事物对自己有意义的重要线索;身体感觉是大脑理性决策过程的基础。

  感觉是精神生活的核心基础。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忽视对感觉的觉察力,然而这项未经开采的资源,却蕴含着丰富的洞见和智慧。随着我们对内心状态和伴随而来的感觉有更多了解,连贯性的自我认知也会随之加深。

  和孩子一起回顾感受时,想想身体的感觉会很有帮助。不妨问问自己和孩子:身体有什么感觉?你的胃现在觉得如何?你的心跳是不是很快?你是不是肩颈紧绷?集中精神在这些感觉上,想想它们对你和孩子的意义是什么。你可以问孩子:“你觉得你的身体现在想要告诉你什么?”请宽容地接受这些非语言信息,这是直接了解孩子和自己的管道。

  知觉

  每个人对于现实环境都拥有自己的知觉(perception)。尊重他人独特的观点不仅是“一件好事”,也是在神经科学上被证实的有效方法。宽容地接纳他人经验的独特性并不容易。我们经常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其他人的想法则是扭曲的,因此很容易落入一个谬误: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看待问题唯一正确的方式。

  “后设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对自身思考进行思考(指对自己认知历程的认知),它是儿童学习事物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学习“表象与现实的区别”,多半在儿童三岁到九岁之间开始发展。我们会逐渐知道,事物呈现出来的表象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样子。举例来说,幼儿可能会相信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真的,然而大一点的孩子会知道视频制作团队运用了特效,虽然看来像真的,事实上是人为创造的。后设认知的另一个元素是“表征改变”(representational change),意指人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对事物的观点;也就是说,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表征多样性”(representational diversity)是指接受他人从跟我们不同的观点看待同一件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具体呈现是:孩子能理解云霄飞车对某人来说是刺激的娱乐方式,对另一人来说却是恐怖的体验。

  此外,后设认知能力还包括情绪的理解,亦即情绪后设认知。孩童会逐渐认识情绪对观点和行为的影响,也会明白人可能同时拥有多种矛盾的情绪。情绪后设认知和其他后设认知都是反思性对话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情绪智能”的一部分。自然地,这种后设认知发展并不会随着童年时期结束而告一段落;我们一辈子都在这个重要领域学习。

  记忆

  记忆是大脑将经验编码、储存并在日后提取的基本方式,会影响我们未来的经验和行为。记忆包括两种基本形式:我们生来就拥有内隐记忆,能够储存行为、情绪、认知和身体方面的记忆。内隐记忆还能够透过心智模型对经验进行类化,形成对现实的认知。

  外显记忆的发展较慢。一般来说,婴儿在一岁以后才拥有事实记忆(factual memory),两岁后才拥有自传式记忆。和内隐记忆不同的是,外显记忆在回顾时会伴随着“我正在回忆”的感觉,这个外显形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记忆”。

  在孩子遇到特定经验后和他们进行回顾讨论,是很重要的事。父母参与“记忆对话”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记忆力。在叙述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共同创造日常生活中的故事。记忆对话和共同建构相辅相成,从记忆中提炼出故事。藉由一个共同建构的故事连接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会共同理解自己在一段时间中的变化。这个理解过程是取得连贯性自我意识的关键。

 信念

  信念是我们认识自身和他人的核心。“信念”指的是我们对世界运作的看法,它来自于我们透过心智模型对所建构现实的理解。构成无意识心智模型的经验也是信念来源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信念也能发挥作用。

  和孩子讨论信念时要记住:即使是孩子,也拥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想了解孩子的想法,你可以先问问开放式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事?”、“你觉得这个是怎么运作的?”、“现在你有不一样的想法吗?”、“你认为她为什么会在派对上哭了?”

  关注信念的方式有很多,重要的是:父母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孩子的想法。我们的信念来自于过去和现在种种的经验。

  知觉态度

  相较于信念或者信念系统,人在第一时间的态度表现出的心境要来得更短暂。这种以独特方式产生认知、理解和反应的倾向,形塑了我们经验的每一个层面。态度直接影响了我们面对某个情况的方式。此外,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和当下的行为,都透过态度而建立,也直接影响了我们和他人互动的方式。

  直接和孩子讨论态度和“心境”(state of mind)这些概念,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如果孩子经历了情绪崩溃,很重要的是在事后跟孩子一起为这个状态取个具体的名字,比如,大发脾气、崩溃、情绪龙卷风或者火山爆发等等。和孩子一起讨论当时的感觉和想法。这个讨论过程能够帮助孩子深入了解心理状态和情绪发生变化的本质,并且了解这种短暂的变化会深深地影响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

 意图

  我们都有一种意向立场会建立对未来的期望,并且形塑我们的行为,然而结果并不一定总是能符合我们的意图。有时候,我们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会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样,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意图,而且其结果互相冲突,这在亲子之间的复杂互动里尤其如此。你可能在希望孩子“过得开心”的同时,也希望透过限制孩子的行为,来让他养成特定的价值观。你并不是抱持单一意图,导致你的行为相互矛盾、令人困惑。想要揭露行为或语言背后的真意,讨论一下互动中意图的作用,大有帮助。

  和孩子共同思考意图的本质,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渴望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区别。举例来说,你的孩子想和其他孩子交朋友,但他采取的行动太过激烈,导致另一个孩子疏离,那么和孩子讨论他的意图和将来可以怎么做,也许会有用处。你的孩子试图表达邀请的行为,在另一个孩子看来却显得很不友善。了解到我们的意图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是另一个意思,在这复杂的社交社会中意义重大。当你和孩子一起思考内心和人际间的重要面向时,事实上就是在帮助孩子培养社交技巧和情绪控制力。

点赞(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