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为何到头来总是“互相伤害”?
有人说,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也有人开玩笑地说,当先生与太太躺在床上,你以为是两个人。其实那小小的一张床上,挤了六个人,是男方与女方,以及各自的父母亲。
其实上面所说的,都是在说,其实两个个体,背后所带有的情绪、价值观、信念、坚持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加上每天生活、物理空间、心理距离太过“靠近”,很容易就会因为“差异”而产生许多摩擦跟冲突。
讲座中也循序渐进地从“失衡→差异→伤害→疲倦”,谈了许多非常血淋淋但无比真实的例子,而到最后,会开始考虑是否“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但也在这些例子中,小编深刻地感觉到,其实很多时候“差异”并不是问题,而是在过程中,双方都深深地“受伤”了,而在很大的情绪里头,其实是很难真正地听见对方想表达的意思,因为自己已经没有心理空间去照顾自己与对方了。
二、外遇–婚姻中问题的“照妖镜”
当然也有些夫妻,也在“忍耐”以及“放手”之中做拉扯,而在挣扎的过程中,走出第三条路“外遇”。
“外遇”这个主题,可能在社会的眼光里头,是被挞伐的,因为那会勾起许多人关于“被背叛”、“被伤害”的创伤。
但是回到今天的讲座,可以感觉到,其实“外遇”有的时候,并不见得一定是破坏婚姻的“原因”,更多时候,其实是婚姻走不下去时,最后产生的“症状”或是“结果”。
而当“外遇”发生之时,很多夫妻才开始惊觉:“原来我们婚姻的问题,已经这么深了啊!”有的人可以段舍离,潇洒离去,但更多的人,因为孩子、因为情份、因为还爱着对方、因为习惯,而想要给这段婚姻“做CPR”。
而小编觉得非常精采的是,在讲座中提到在婚姻治疗中的三个阶段:
(一)强烈情绪反应
在讲座中老师们提到一件让小编很惊讶的事情是:其实不只是“被外遇”的一方会有强烈情绪,更多时候“选择外遇”的一方同样也很难熬。
而这么说并不是要“原谅”或是“认同”外遇方的作法,而是更多时候,“外遇”那方的罪恶感、自责感,有时反而也会压垮自己,甚至会用一种赎罪的心情来面对,反而更不利两人的沟通。
(二)选择留下与离开
而当双方都浸泡在强烈情绪一段时间之后,双方或许都有点身心俱疲,也开始会思考我要“留下”或是“离开”,也就是要“放手”还是“放生”。
而在这过程中,会触及一个很重要的情绪,叫做“恐惧感”。
例如,有的人的“不离婚”,是因为害怕自己如果没有另一半,就没办法生存下去;有的人会害怕孩子受委屈、没办法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
而在这个阶段里头,同样是非常痛苦的。但也在这个阶段,是最有机会,好好地看看,自己对于关系的“期待与想像”,以及如果双方都还有意愿往下走,那也是双方可以有机会重新回过头来,面对彼此对于这段关系的问题。
(三)迈向复原
而最后,则是尝试“修复”。
而所谓的“修复”,其实先决条件,是必须好好地、勇敢地、直接地,面对先前所带来的“创伤”。而在心理学里头,我们会称之为“依附创伤”,也就是,伤害你的人,正式曾经,甚至现在能够给你依附安全感的人。也就是“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
而在这个阶段,会有大量的,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关系中最脏最臭的部份。但令人感觉到很深的希望时,也有许多伴侣在婚姻治疗师的陪伴之下,在面临“外遇”这样的挑战后,是有机会可以再继续往下走,甚至婚姻的质量是比先前还要更好的。
三、小孩–如何被卷入婚姻中的三角关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夫妻,还能够继续这段婚姻。甚至很多人都说,面对婚姻,自己很潇洒,但是面对孩子,就有苦难言,举棋不定。
在讲座中,并没有告诉大家一个明确答案,“应该/不应该”为了孩子而留在婚姻里头,但老师们提醒大家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小心,孩子会不小心卷入夫妻之间的冲突之中”。
举例来说,有的孩子会扮演“拯救者”,安慰伤心的母亲;有的孩子会用“出问题”,让父母亲忙着处理自己的事情而没办法好好谈离婚,借此拯救父母亲的婚姻;也有孩子成为父母亲冲突的“战场”,透过孩子来伤害彼此,但最受伤的反而是孩子。
也因此,维持“形式上的婚姻”而不断争吵,又或者是看似“离婚”,但却藕断丝连,甚至困在婚姻结束的失败感里头,对孩子可能都有不小的影响。因此好好思考自己的婚姻,会如何影响孩子,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四、小结
婚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同讲座最开始说的,这么重要的“人生大事”,却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怎么面对。当然,每个人都在学,学习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婚姻。但也让小编感觉到,如果婚姻出了状况,千万不要害怕面对,也可以尝试找婚姻治疗师,协助自己处理与面对这些问题,或许有机会海阔天空,化危机为转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