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女儿日前带了一盒老师在生日会送的彩色笔和朋友一起玩,一起画画。回家要收拾时,发现有一半的彩色笔的笔尖都陷入笔杆里,用不到了。我看见那些废了武功的彩色笔就皱起眉头,她很镇定,像解释又像卸责的说:“本来大家一起画,还好好的…..后来我去了玩其他玩具,没有留在书台那边,回去就变成这样了。”我问:“那怎么办?”女儿想了一会,说:“不如我求老师再送一盒给我?”我说:“不会,老师不会再送你。”(我后来在手册的家长栏里也嘱咐老师不要心软,不要再送她一盒。)女儿开始知道难过了,有点怨愤:“早知道就不带去了!现在没有彩色笔画了!”

  分享是一个课题,但我认为惜物是一个更重要的课题

  我看见她这个直接而真心的反应,觉得有点出乎意料。其实她有很多反应都出乎意料的,如果是我小时候一盒喜欢的色铅笔被弄断了几支,我会心痛得流泪,但她没有,她很镇静;如果是我的色铅笔弄断了几支,我是不会也不敢向老师或父母要多一盒,但她不是,她首先想到的是“再向父母/老师要新的就可以了~”。不过有一点是一样的,小时候的我或她都会后悔然后想,早知道就不带去分享了。

  分享是一个课题,但我认为惜物是一个更重要的课题。说来有点惭愧,我是从来不会逼孩子去分享玩具的妈妈,如果有小朋友看见他们玩得很高兴而说:“分享!一齐玩!”我会首先问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可以吗?”如果他们摇头,那我就礼貌的向要求分享的小朋友说:“不好意思,他/她现在在玩,暂时不分享,下次吧?”

  这句“下次吧”我可是很有信心地说出口,我相信分享是很自然会学会的。大概是入学之后,他们多了机会接触其他小朋友,看见他们的玩具也想玩的时候,就自然学会这“算术题”:不分享,就只可以玩自己的玩具;分享,就可以玩自己的玩具、同时可以交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来玩。所以现在不论大儿子还是女儿,他们都是很愿意分享玩具的,因为他们已经过了那个“独占”的阶段。女儿经历这事之后,似乎又陷入另一个深渊:为怕弄坏而不再分享。好像明明学会了分享却又倒退了。但另一方面她似乎是初尝失去的经历而得出这个很自然的反应。

  害怕失去,不就是“惜物”的开始吗?而我认为“惜物”是更重要的特质。

  我妈妈还保存了我幼儿园的成绩表,我的学术成绩都是丙的,“整洁”也常常拿大黑猪,可是有一项我是出类拔萃的:“惜物”一项我是甲。我小时候的家境不富庶,住在秀茂坪(已清拆),我大部分的衣服、玩具,都是接手两位姐姐的。色铅笔或铅笔都是用到很短才丢弃。妈妈不会随便买玩具,她忆述那时我为了玩具而赖在街上,她就由得我哭闹、不为所动。大时大节或生日或亲戚送,我们才有机会收到新玩具。玩具坏了或不见了,妈妈不会补买,不过会教训我们说:“如果当初好好珍惜收藏,就不会不见/不会坏,可以继续玩了。”全家最贵的玩具是Lego,我姐姐出嫁时都不舍得丢弃、陪嫁一样带去夫家了。

  我和女儿最大的分别应该是这里:她的环境比我富庶得多了。她的幼儿园每一个学年会开一盒新的色铅笔,她结业时拿旧的一盒回来,还是满满的,可是下个学年书簿费里又包了一盒新的色铅笔,她未尝过色铅笔变短、快没有那种颜色用的感觉。她生日收到极多礼物,绝大部分都是玩具,她不曾试过不够玩具甚至没有玩具的感觉,她不曾长久去“恨”和“盼”一件玩具,因为很多时候大人知道她的愿望就很快满足她。简单来说,她不曾欠缺和失去,又何以学会珍惜呢?

  这一次她轻描淡写地提出:“叫老师再送我一盒就可以了。”我听起上来好像有什么出错了。玩具或文具掉失了、坏了,不是应该要承受一点后果吗?为什么我或老师非得要用新物资去填补你本要承担的后果呢?我小时候妈妈没有一个“再买过”的选项,坏了就是坏了、遗失了就是遗失了,要等待下一个时机才可再拥有。例如我表现好,老师或会再奖励我一盒色铅笔呢?那擦子、铅笔不见了又如何?妈妈会很严厉地教训我,之后还是会为我补充的,因为那些是学习用的必须品。

  灌输“惜物”这态度时,也必须教管理财物和同理心

  可是有一点极难拿捏:“惜物”过了头便会变成“自私”,这跟“节俭”容易变成“吝啬”的道理一样。例如自己明明有色铅笔,可是我就是喜欢“借”邻座同学的蓝色色铅笔来画天空;我也有一样的机器人玩具,可是要对打的时候,我必会用其他人的机器人来打,自己的则收藏在背包;我明明有很多Thomas火车,我很想知道Thomas火车从高处堕下会如何,所以我拿另一个小朋友的Thomas火车来做实验……对,你是好好的珍惜了你自己的文具和玩具了,可是你有珍惜他人的财产吗?所以灌输“惜物”这态度时,也必须教他管理财物和同理心。

  当女儿愤然说:“早知道就不带去(分享)了!”的时候,我就问她:“如果你一直看管你的彩色笔,你觉得它们会不会坏?”她说:“不会,因为我看着。”我说:“所以,你是可以分享的。只是分享的时候,你要跟小朋友说明要好好珍惜、小心使用(就像我交新便当给你爸爸时说的一样)。彩色笔是你的,好好保管是你的责任;它们有损伤了,你也有责任,知道吗?”她望望手里那些没有头的彩色笔,表情由不忿转为可惜歉疚。“同样,你分享其他人的玩具时也要好好珍惜。如果玩具坏了,它的主人也会很伤心,就像你现在感觉一样。”女儿思考良久才点头说:“嗯,知道……”

  说起上来,家里最惜物的应该是外子了。儿子有很多爷爷、姨妈送的玩具火车,但玩得太多便坏。外子会不厌其烦地把这些坏了的玩具火车带到东京玩具火车生产商门市去修理,等待一两个月,修理好再去领回。好不容易修好了一批火车,其他火车又坏掉了,长此下去不是办法。外子趁大假回日本探亲的时候,报名参与“玩具火车修理班”,课堂上有一班志同道合(同病相怜?),都是儿子很爱火车但又常常弄坏的日本爸爸参与。他还买了一些配件,回港后教儿子自行修理。弟弟最近也开始喜欢玩火车了,他玩的火车还是哥哥七年前玩的玩具火车。

  他台头还有一本N年前白水社出版的《中国语辞典》,里面还有外子学中文时的标记。有点残旧,可是他没想过要掉去,不时还会拿上手翻开时说:“拿去修书、翻新,将来送给孩子用。”对,日本还有“书籍修复师”这职业的。

  时代进步、物质富庶、生活条件改善不是不好,只是往往令人更易喜新厌旧、忘了旧物的好。学校的成绩表早就没有“惜物”这一项了,可是这特质真的不重要吗?我认为重要。惜物、有衣食,都是很长远的教育,也必须身教才能承传下去,不能富自己却穷孩子,要孩子惜物首先要由自己做起。共勉之。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