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报》第1255期头版刊发了一篇文章《心理健康应排首位》,对于当代国人精神心理健康的状况和发展具有启发性的思考意义。
全文如下:
说到“健康”,很多人想到的是不发炎、不疼痛、没有“三高”等,这么想其实只对了一部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可见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我想和大家谈谈从医近30年来,我对国人精神心理健康的观察和思考。
抑郁患者猛增,七成却未及时诊治
从全球来看,过去30年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变化不大,但焦虑障碍(包括广泛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等)、心境障碍(包括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等)、酒精使用障碍等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却显著增加。
过去,我国焦虑障碍、心境障碍患病率不到1%,如今均已超过4%。具体来看,我国女性焦虑障碍、心境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但男性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高于女性;城市焦虑障碍、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高于农村,但农村心境障碍患病率高于城市。我国人口基数大,患病率的变化带来“数以千万计”的庞大患者人群。
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一方面和社会发展太快,竞争压力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使这类疾病更易被发现有关。30年前,一个人如果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周围人往往以为他在闹情绪,而现在大家慢慢认识到,他可能是焦虑、抑郁了,会给他多些包容。
美国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的患病率比我国高出一倍还多,除了社会发展、压力增大等因素外,还与美国人比较独立和自我,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没有我们这么密切;“陌生人社会”中,住在对门的邻居可能都不认识,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等有关。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悄然改变,我国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或许还会提高。但不必过于担忧,因为精神心理疾病如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是可防可控的。
以抑郁症为例,70%以上患者可治愈,这得益于治疗手段的进步。30年前,很多抗抑郁药疗效不好且副作用较大,如今的新药不仅疗效更好,还没什么副作用,几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除了药物,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方式开始应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治疗,也很安全有效。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70%以上的抑郁症没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一些人甚至因为精神痛苦而选择自杀。大多数人虽然没有走向极端,却因各种身心不适,常年辗转于不同医院和科室之间。
忽视心理症结,会导致资源浪费
在这里,我还想与大家分享两个真实的病例。一位男性患者时常觉得喘不上气,呼吸随时要停止,因此不敢在家睡觉,住在医院门口的招待所,准备随时接受抢救。
他说,只要看到急诊室的灯光和救护车,心里就能平静些,若是看不见,便觉得自己马上要死了。你们说他这是呼吸系统疾病吗?
还有一位女性患者,总觉得胃不舒服,在北京几家大医院看了一通,先后做了20次胃镜,检查资料厚厚一沓,都没发现问题,可就是觉得难受。她这是消化系统疾病吗?
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这两位病人都患有“躯体化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再看多少个呼吸科和消化科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他们的症状没有如此明显,主治医生恐怕还不会让他们来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实际上,临床上有2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很多都被当成了躯体疾病来治。忽视病人内心的症结,最终导致无效治疗和医疗资源的浪费。这一现象在心内科、疼痛科等科室也很常见,心身疾病被大众和很多医生都忽视了。
在我国,除了精神专科医学生外,其他学科的医学生在校时不怎么上精神心理相关课程,从事临床工作后往往也没接受过相关培训,没有太多意识去分辨是身病还是心病。再加上,门诊患者太多,没有时间仔细询问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状况,使心病被忽视了。
为解决这一问题,希望大型综合医院成立精神心理科,并把心理治疗融入到各科室,比如一个科室配备一名精神科大夫或临床心理治疗师,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这是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医学院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精神心理专业知识培训,以及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其分辨心身疾病的能力。
比如,消化科大夫遇到胃不舒服的患者,不能只看消化系统,一定要询问:胃不好是最近不好,还是原来就不好?最近不好的话,生活有什么变化吗?得到的答案也许是炒股赔了、两口子吵架了、和同事闹别扭了,这些可能才是疾病根源。患者也应有“心身疾病”的概念,有些病实在看不好,可咨询精神科医生。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高发,患者长期与疾病抗争可能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能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改善其睡眠,很多躯体症状也会得到缓解。至于医疗大环境的问题,仅靠医生群体解决不太现实,需要整个社会的进步,希望有一天医生有意识也有时间关心每位患者的心理问题。
假如我们有足够的专业人才,
很多悲剧会避免
前不久,河北秦皇岛的一起杀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对老夫妻去超市索赔,理由是吃了前一天买的西瓜闹肚子,如果超市不赔钱,他们就站在那里骂,使其做不成生意。
超市负责人表示,一个西瓜不到30元钱,超市可以赔300元息事宁人,但老两口坚持索赔1万元,还说“不赔钱的话,就天天来骂”。超市报警,但当地警方说老人只是骂人,不能出警。骂到第五天时,超市里卖西瓜的中年男子抄起刀向两位老人捅去,老两口当场毙命,男子随后自杀。
回头来看,事件中的三人也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老夫妻的性格可能有些问题,蛮横无理、咄咄逼人;砍人的男子被愤怒的情绪击垮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在长达5天的纠纷过程中,有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调解,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然而,类似的冲突和不幸却时常上演。
前阵子,我在出门诊时遇到一对母女,两个人矛盾很大。妈妈说女儿心理有病,女儿说妈妈心理出了问题。经过问诊,两人其实都没明显的精神心理疾病,只是沟通不畅,一说话就吵架。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家庭矛盾很多,若是长期吵来吵去,喋喋不休,就很容易闹出悲剧。此时,亟需一名临床心理治疗师介入解决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公众的精神心理问题,政府已经认识到,精神心理问题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感,还影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然而,精神心理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影响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紧迫问题。
当前,我国在卫生系统注册的精神科医生约有3万人,临床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毕业于医学专业,可诊疗精神类疾病;后者可以是医学专业或心理学专业,主要协助临床医生处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美国人口虽然只有我国的1/4,却有注册精神科医生近4万人,临床心理治疗师20万人。
“心理咨询师”考试在我国一度火热,社会上一下子涌现出大量心理咨询师,但这一资格认定缺乏标准、规范和定期考核,许多人其实都不够格,扰乱了行业秩序。目前,针对这一乱象的行政管理欠缺行之有效的办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加强管理是大势所趋。
精神心理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多因素导致的。国家层面,虽然认识到公众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投入却不够,占所有医疗投入的2.5%以下,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8%,发达国家可达到5%以上。社会层面,大家还是对精神科持有偏见,认为精神疾病治不好,这个职业待遇较低、没有发展前景。
我认为,中国至少应有6万名精神科医生、10万名临床心理治疗师,才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国家对精神心理学科的支持。发达国家也曾面临儿科、麻醉科、病理科等临床专业没人愿意从事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会给这些科室的医生提高待遇。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平衡,以精神心理学科为例,北上广等大城市的诊疗水平和国际差别不大,可到了基层,诊疗不规范的问题较普遍,水平非常有限。于是,很多人千里迢迢地来大城市就医,使大医院的诊疗压力越来越大,地方上的病人越来越少,造成严重失衡。
因此,国家应着重提高基层、偏远地区精神心理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待遇。在发达国家,越是没人愿意干的科室,越是偏远的地区,医生待遇越高。国家对精神卫生领域增加投入,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
维护心理健康的心得
这些年,我注意到,书店里有关调节不良情绪的书籍特别畅销,这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精神卫生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呢?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我总结出了几点建议。
1
心理健康应排首位
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相反,即使身体健全,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大家应认识到,健康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而精神心理健康应排在首位。一旦遭遇难以摆脱的不良情绪或心理困惑,应主动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2
一老一小不容忽视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应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天生存在身体缺陷、患有慢性病,从小挨打挨骂、遭受虐待,父母经常打架、家庭教育缺失,在学校常被欺负,有精神心理疾病家族史的孩子,更易患病。
当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还不健全、自控力较差,应谨防游戏成瘾这一精神心理疾病。老年人要面对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空巢家庭甚至配偶去世后的孤独生活,还有慢性病对心理的考验,这些都使他们更易患病。
3
勇于选择敢于放弃
前不久,一位患者对我说,老板天天发脾气,让他压力很大,内心十分煎熬,想换个工作。我很支持他的想法。他辞职后,所有情绪问题和心理障碍全都解决了。
还有一位患者,前前后后在我们医院看了两年病,状态恢复得不错,已经不用吃药了,但最近一次来的时候表示,他压力很大,经常出差,没有时间休息和运动,情绪状态又不好了。我建议他思考,健康和事业究竟哪个更重要,以及如何找到平衡点。后来,他选择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生活中,很多人每天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有梦想可以,但不能好高骛远,心存太多幻想。幻想不可实现,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一个社会里,有人当将军,有人做士兵;有人当企业家,有人做打工仔。大家应理性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当自身条件不足以支持一个选择时,要学会勇于放弃。
4
身心健康密不可分
生理和心理健康是相互促进的。以我个人为例,即使再忙都会坚持锻炼,每天走1万步左右;还会保持规律的睡眠,晚上11点左右就睡觉了;除非特殊情况,吃饭也很规律,尽量均衡饮食,不抽烟不喝酒。
5
多些关爱少些非议
虽然公众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了,但这些疾病被污名化的问题仍广泛存在,使很多人耻于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疾病不能得到及时诊疗。
我们必须认识到,精神心理疾病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的一种现象,与道德和人品无关,即使我们现在没患病,也不代表将来不会患病;大多数精神心理疾病可以治好或控制。
社会上曾发生围观群众起哄,让轻生者抓紧结束生命的事件,这是典型的添油加醋、幸灾乐祸,大家应对相关患者多些理解、包容和关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