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小林坐在工位上,手指悬在键盘上半天没动。屏幕上是刚被领导打回的方案,红色批注密密麻麻;桌角的咖啡凉透了,是早上赶地铁时撒了半杯后勉强剩下的;微信里还躺着同事发来的消息,因为她刚才没控制住语气,对方只回了个“好的”。

     突然,她猛地把鼠标摔在桌上,眼泪没预兆地涌了出来。周围同事投来的目光让她更尴尬,她抓起包冲进卫生间,看着镜子里通红的眼睛,心里只剩一个念头:“我怎么又搞砸了?”

     其实小林一直都在和自己的情绪较劲。上周因为外卖迟到十分钟,她对着外卖员说了重话,事后愧疚了好几天;前阵子家人随口提了句“注意身体”,她却觉得是在嫌自己加班太多,忍不住发了脾气。每次情绪上来,她都像被推着走的木偶,要么爆发伤人,要么憋在心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可到底该怎么管,她一点头绪都没有。

     那天午休,她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遇到了张姐。张姐是部门里出了名的“稳”,再急的项目也从没见她慌过。看到小林眼圈红红的,张姐递了瓶热牛奶,轻声问:“刚才看你从卫生间出来,是不是心里堵得慌?”

     小林没忍住,把一上午的委屈和自己总管不住情绪的烦恼都说了出来。张姐听完笑了笑,给她讲了自己的故事。原来张姐以前也是急性子,有次因为下属出错,她在办公室发了火,结果下属哭着说“我已经很努力了”,那一刻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像块石头,砸到了别人,也硌得自己疼。

     后来张姐跟着心理老师学了个小办法——“情绪暂停键”。她说:“每次感觉心里像有团火要冒出来时,我就逼自己停下来,数三个数:

1,感受心跳有多快;

2,想想现在想做的事会不会让自己后悔;

3,找个小出口,比如去倒杯水,或者站在窗边看会儿树。”


     张姐举了个例子:上次有个紧急方案要改,客户催得紧,下属又漏了关键数据,她当时手都攥紧了,但还是起身去倒了杯茶。就这几十秒的时间,她看着茶水在杯里转圈圈,突然想通了:发火解决不了数据问题,不如和下属一起核对。最后不仅按时交了方案,下属后来还主动说“谢谢姐当时没怪我”。

     小林听着,心里好像亮了点。下午再遇到问题时,她试着按张姐说的做。有个同事因为误解,在群里问她是不是漏了文件,她本来想立刻反驳,手指已经按在了键盘上,突然想起“暂停键”,便先深吸了口气,数了三个数。等情绪稳了点,她私聊同事解释了情况,还附上了文件截图,最后同事发来“不好意思,是我没看仔细”,没有争吵,也没有尴尬。

     那天晚上,小林在笔记本上写了句话:“原来情绪不是敌人,不用非要打赢它。有时候停下来,比硬扛着更管用。”她想起以前总觉得“管理情绪”是件特别难的事,好像要把自己裹成厚厚的壳,可现在才明白,真正的管理不是压抑,而是像对待朋友一样,听听它在说什么——也许烦躁背后是怕犯错的焦虑,委屈背后是渴望被理解的期待。

     后来小林的桌上多了个小本子,偶尔会在上面写几句:“今天因为堵车差点迟到,没发脾气,只是在车上听了首喜欢的歌”“妈妈催我找对象,我没急着反驳,而是说‘我知道你担心,我也在慢慢找’”。本子里没有大道理,只有一个个小小的“暂停”瞬间。

      其实很多人都和曾经的小林一样,在情绪里跌跌撞撞。我们不用急着变成“情绪大师”,也不用因为偶尔的失控责怪自己。就从一个简单的“暂停”开始,慢慢学会和情绪相处——毕竟,温柔地对待自己,才是管理情绪最好的开始。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