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国内的景气从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似乎就没太大起色,许多人的铁饭碗就差不多变成狗饭碗,我那时候刚进社会没多久就开始冻薪,相忍为国,相忍为公司几年后,感觉忍到最后自己都要发神经,最后在30岁那年逃出国内跑去新西兰跟澳大利亚打工度假,许多人在我归来后,第一句话通常是“你赚了多少钱?”,不然就是“你花了多少钱?”很想说,难道你就不能问有点意义的问题吗?但你会发现所有人对于钱都很焦虑。

  当我回答“没赚到钱!”

  马上就被回以“那干嘛去国外浪费生命,不好好待在国内赚钱。”

  当我回答“400天11国,环纽、环澳、东南亚跟东北亚全部只花了50万!”

  马上就被回以“花很少耶!你是都睡路边吗?”

  当我又说“其实,打工度假采草莓三个月赚了20万台币。”

  马上就被回以“什么?采草莓那么好赚喔!怎么不多赚一点回来。”

  心想,钱钱钱!就不能问我其他问题吗?难道你们只关心钱吗?后来才发现,对,大多数的人只关心钱,根本没人关心你到底在国外干了什么事。

  距今已经七年,对于这一段花钱的打工度假的经历我仍然感激,感激当初决定放下一切远行的自己,虽然最终我并没有赚到一桶金,回来买一栋房,甚至光宗耀祖,但却让我看见了未来不同的“可能”。我想要过的生活不是朝九晚五的赚钱机器,更多是享受时光跟生活交错的经历,那四百天的旅程在内心种下梦想的种子,也让我在回来工作的几年后,勇敢再次离职跟安稳的舒适圈说再见,转职成为一个全职的文字作者,虽然刚归来时我心想是能不能回来开一间咖啡馆。

  咖啡馆是开不成了,毕竟没那个资金,但作为一位文字工作者,似乎也是有趣的选择,在决定跟前公司说再见前,受到的阻挠还是有如波涛汹涌一样壮烈无比,最多人问“你这样能养活自己吗?”毕竟这个年代上班族的薪水要养活自己都有点难度,书那么难卖,书店都倒的差不多,出版社叫苦连天,你到底哪来这么愚蠢的勇气?别说我没有迟疑,但我不想自己的人生一直都在原地踏步,正因为那400天的远行,明白世界转动的速度比自己的脚步还快,旅途上认识的旅人们都在追逐梦想,赚更多的钱,走更多的旅行,而我却在这里被人情绑架,这间公司没有你怎么办?这个家没有你怎么办?但我都快没了自己,却没有人能帮帮我想办法。

  时光荏苒,离职后眼皮下日子不好也不坏,依旧单身老女孩一枚,过着半流浪的文字生活,过足了想去哪就去哪的旅行瘾,偶尔也会回去跟前同事叙旧,她们已经没有在劝我回头是岸。

  “听说现在25岁到35岁的年轻人,有一半以上都在考虑海外就业,尤其是之前中国对台31项优惠政策,搞的许多人都在想是真的要去对岸发展,这是真的吗?”前同事A说。

  我心想,国内生活环境不差,能不走就真的不想走,但真的能不走吗?这一点我也在疑惑,离开倒也不是只有对岸一个选项,或许是新加坡、香港,现在甚至是泰国或越南,许多人大部分唉声叹气的一点就是,存再多钱也买不起一间安身立命的房。

  “月光族”是这个世代的名称,也是一种标签,再努力似乎都只能维持眼前的表象,没办法想像数十年后会变得怎样。

  “朋友侄子到澳大利亚打工度假,之后就回不来,听说一个月可以赚十万,那是能存多少啊?”同事很疑惑,在国外生活费不是很贵吗?那赚得多也应该花得多才是。

  我就以曾经新西兰、澳大利亚打工度假的经验解释,事实上在国外工作,不只是能赚到薪水,还能赚到未来,虽然国外物价水准很高,不过有一点很重要,这里没什么好花钱的,因为在国外普遍不外食,除非你住在市中心,大部分商店开得晚,关得早,甚至许多商店假日还不营业,主要的还是外面的餐馆往往又贵又不好吃,解决三餐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煮食,往往去超市采购就是一个礼拜的份量,一餐根本不用台币50元。

  或许也已经在国外生活,并不会特别周休二日要去旅行,也不会花大钱去住酒店度假,平日假日就去附近沙滩或是公园走走,不见得非要去什么豪华名贵的商场购物,若没有消费的欲望,自然也能存下许多钱,认识的某B甚至希望在国外赚钱回国内买房,用钱滚钱。

  某些国家的薪资相对高,法律也有保障,所以这几年年轻人去国外打工度假络绎不绝,主要是体验生活外,还有能存上一桶金的动力,不只是薪资比问题,更多是环境的相辅相成,认识的许多朋友,都因为手边有多余的钱,开始做着在国内工作时都不敢想的梦。

  某B就决定要赚够钱环游世界,某C希望回国内开间小吃店打拼,某D希望能念书更精进自己,只是这些海归打工度假者,习惯了每周都有数万进帐,一回来国内看到普遍低落工时长的薪资,就大喊吃不消,却也回不去,的确,环境不一样,造就的消费存款也就不同,虽然国内物价低廉,相对的薪资也没有成长,两相消磨就什么都不剩。

  “所以年轻人真的应该去海外试试看嘛?”同事也很焦虑,毕竟有一个介于25-35岁的孩子,上一个世代已经就要结束,孩子的世代才正要开始。

  “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勇敢去尝试”我只能这样说

  我从大学毕业工作到现在,庸庸碌碌在社会翻滚了数十年,不能说这些年都没有在工作上获得些什么,感慨的是像陀螺耗尽自己的热情,穷忙自己不想要的志业,最终也只获得眼前短暂的安稳。

  跳出了框架,在回去看原本的框架,有时真不懂为什么过去老纠结在“人情”两个字,一贯的温文儒雅,却变相委曲求全,感到不值得。

  尔后我也常收到一堆以下的信息“老爸总让我去考公职?可我不想”、“父母不让我出门,我怕出门他们就有事”、“我语文能力不好,能出门吗”、“我男友不让我出门,怎么办?”

  看来这跟百分之五十的比例想要到海外工作实在有落差,看来大部分的孩子也是处于没有自信的阶段,想离开,却又害怕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就会变成折翼的天使,只能说,你是你,父母是父母,如果25岁后都无法独立自主,你怎能有勇气去面对未来转变跟磨难,这世代的困难父母辈不见得比你懂。

  最后还是想说,25-35岁的新一代,该离开?还是留下来打拼?请不要选择安逸,别让人情继续操弄彼此,走,不走,并非选择题,但若能有所经历,才能明白留,还是不留。

  你是你,也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广州心理咨询

  www.weiben100.com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