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心理咨询在国内属于新兴行业,大部分人觉得心理咨询就是聊天,觉得没有技术含量,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如何实现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呢?

  我的答案是专业化分工。

  专业化的定义是社会功能的最大化,把最大化的含义具体 就像一栋楼房的样子。楼房想要最大化,底面积要足够大,楼层要足够高。底面积就是心理健康普及,楼层的高度就是心理咨询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出,也就是工作效率。

  心理健康普及最简单的方式是宣讲,像老师讲课一样,我讲知识给你听,以一对多的方式单向进行,适合最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传播。首先要做到通俗易懂,然后要做到生动活泼,这样听课的人才能听的明白,听的进去。

  除此之外,还有文字推广,视频拍摄,直播互动和节目录制。当下比较流行的有微信公众号撰文(KY、武志红、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短视频制作(快手、火山、抖音……),心理健康主题类直播(咪咕、荔枝、YY……),心理健康节目录制(心理访谈、非诚勿扰、有话非要说……)。

  心理健康普及工作既可以是最基础的心理知识宣讲,也可以是形式多样的自媒体或电视节目。细分到每一种形式都需要有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特别是大型直播平台的心理类直播还很空缺。这些都是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可以从事的工作方向。

  心理咨询效率的提高,必须将销售和咨询分开。这是上海市心灵花园得以长期生存的 主要秘籍。单纯的心理咨询是一种体验式服务,区别与治疗体系的治疗理念,咨询师对来访者并没有医生对患者的权威和强制性。到医院你找医生得先挂号,医生诊断之后开药你基本都会买。可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挂号也没有开药,往往是在没有体验的情况下要求来访者先行付费预约。这和期房销售的感觉类似,无法入住体验,必须靠销售来创造需求和给予满足需求的预期。

  销售人员和咨询师必须分离,否则就会出现像壹某灵平台一样的销售抢单,拉帮结派的现象。咨询师不仅没省事,还得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来维护和销售的关系,销售也不需要帮助咨询师提高工作效率,只要掐住咨询师的脖子,决定来访者的分配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回报。非常典型的个人绩效冲突导致整体绩效下滑,劣币驱逐良币。

  不考虑自媒体的前提下,心理咨询专业化分工起码包括三个类型:一,宣讲师;二,销售/咨询师助理;三,心理咨询师。

  如果往自媒体方向发展,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分工就会更加复杂和细致。因为国内的心理咨询师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各方面的资源宁可闲置浪费也不会分给心理咨询师。

  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去中心化,多元化的时代里。积极一点,多做些实事,心理咨询还是大有可为的。

  心理咨询培训

  www.weiben100.com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