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父母的焦虑,常常加深孩子的挫折,只要带着信心与耐心,不让孩子失去热情,挫折,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礼物。

  昊昊妈妈一直很注重昊昊的功课,小学总能保持前三名。升上初中后成绩却像溜滑梯般直直落……

  妈妈相信昊昊是可以念书的孩子,帮他排了满满的课程表。尽管努力按表操课,成绩却不见起色,着急地问孩子,昊昊也是两手一摊说:“不知道!”就一溜烟的回到房里。

  妈妈心里着急,明知道孩子最喜欢乐高积木,但是想到自己只有念到专科,父母的骄傲尽是硕博士的哥哥姊姊,让昊昊妈妈比孩子还担心、忧虑,深怕现在他基础没打好,长大后会像自己,日子过得比较辛苦。

  孩子,我要你比我高

  在父母自己成长经验中,根深蒂固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念。若是孩子没有乖乖地走在念书补习、考上一间又一间好学校的轨道上,只想要执着于自己的喜好,父母总是免不了担心,孩子会跌跌撞撞多走许多的冤枉路,将来一定过不了好日子。

  冤枉路父母自己走得可多了,当年若不是不爱念书,也不会没念完大学;当年若不是学历的问题,也不会找工作一直不顺利……

  父母早期没有完成的遗憾,常常会化成对孩子的期待,这一股强大的动力,驱策着孩子,要做好做满当年自己也没做到的事。

  有本书的书名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其实父母生命中的经验,现在回头看,过程也许辛苦、不顺利,但是认真去想,自己在逆境中,必定也伴随着学习和成长。

  找出学习热情

  凡事都有多元面向,当父母焦虑孩子不走在正常的轨道上时,请不要急着解决问题。孩子的成长没有捷径,在亲子关系里,我们最不需要效率,我们要的是厘清、理解和陪伴。

  父母要厘清的是,所着急的事是个事实?还是依着自己的经验所假设的情况?成就与学历没有必然的关系,像是比尔盖茨、严长寿、王建民,他们找到热情所在,产生自发性的学习动力,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累积经验形成强大的能力。

  父母的经验是重要的借鉴,虽然不适合直接套用在孩子身上,却可以知道何时该给出支持和鼓励。我们要去理解,孩子不走我们苦心铺设的道路,有什么原因?在他们的想法里,不去否定孩子喜好的事物,而是引导孩子在学生的本分上,仍保有学习的热情。

  父母能够花些时间陪伴、探索孩子的内在世界,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特质,在多方接触尝试下去发掘天赋热情,同时也陪伴孩子,探索调节的外在世界,给予支持、成为后盾,像林书豪父母的陪伴,就是很好的例子。

  具体的鼓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被欣赏、喜爱的。学龄前的孩子会特别在意父母的眼光,父母怎么看孩子的表现,孩子会照单全收,作为对自我的评价,形成自我概念。

  因此,在遇到挫折时,若能带着孩子用另一种眼光看,就能有很不一样的解读,例如:从“这种题目也不会,你还会什么?我生的小孩有这样笨吗?”改为“你虽然没有写对,但我发现你很认真,就算不大会,也愿意耐心去找答案,你真的很有挫折忍受力。来,妈妈陪你看这个题目要怎么做?”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学习是挫折,还是成长。

  孩子越小,父母越占有主导优势,到了青少年阶段,孩子的注意力会从父母身上,转移到同侪朋友。因此趁着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是必要的投资。

  在孩子表现好的部分,要具体的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昊昊,你能主动将玩具收好,让客厅变得整齐,我很欣赏哦!”好话或坏话,就会带给孩子正向或负向的能量,左右他成长的方向。

  放手相信,等待孩子发光发热

  父母要孩子从小听话照做,长大后还能独立有想法,这样的质变,是一种缘木求鱼的期待。若还讲求发挥天赋,则更是一种美好的巧合。听见孩子的声音、想法,而非只能按照父母长辈的决定安排,才不会让孩子失去统合自我的机会。

  现今社会环境、世界趋势发展快速,但是孩子的成长没有捷径,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孩子的事,要放慢脚步,看清楚孩子的特质,协助发展自我,并找到属于自己的亮点,灌溉它、栽培它,耐心等待在这个什么都有可能、什么都可以变成趋势的时代,时候到了就会发光发热。

点赞(4)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